附近300元两个小时-全国风楼阁约茶,200块约3小时
 
 
新闻中心
分类

新闻中心

张杰读书笔记丨古人过七夕仪式感到底有多强?
编辑:佚名 时间:2025-09-01

古代人把日子过成诗,而现代人常常只是算是活着。古人过节的仪式感到底有多强,值得咱们好好聊聊。

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多被当成情人节来过。不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节日有很多重文化内涵,七夕这个日子并不仅仅有情人节这一个内涵,它还是一个属于女孩子的节日——乞巧节。所以这一天也叫女儿节。

七夕这天,年轻女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成群结队逛街市。她们还会参加各种活动向织女“乞巧”。在月下用五彩丝线穿针,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种手工大赛吧。有的地方还流行巧巧饭:七个姑娘一起包饺子,把铜钱、针和红枣包入其中,吃到什么,便对应什么样的吉祥寓意。女孩子们笑语盈盈,既乞巧,也乞福;既比手艺,也共度时光。

有趣的是,七夕还是古代的“晒书节”。书生们在这一天晒书防蠹,清代诗人孙枝蔚在《七夕忆内》中写道:“遥怜弄针妇,空嫁晒书人。”农历七月七日,正值天高云淡、气候干燥。此时晒书既可避免虫蛀又能防潮。

天高云淡,书香日暖,那是属于文人的浪漫。

古人过节,不是简单“吃一顿、买一件”,而是把愿望、技艺、自然与生活都融进细节里。那种细腻和认真,让人不禁感慨:他们是真的在“过节日”。

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节日是“另一种时间”,是心灵的深呼吸,是一场值得认真对待、主动沉浸的游戏。它让我们暂时跳出功利和忙碌,去感受、去体验、去与自然和他人深深相连。

这个七夕,我们未必非要效仿古人穿针乞巧。但或许我们可以 走出门,看看云的形状; 静下心,感受烛火与笑语;暂时放下“有用”,去经历“无用”却美好的时刻。

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把“工具时间”切换成“体验时间”,把“生存”,活成“生活”。

愿我们都能慢一点、天真一点。

像孩子一样游戏,像古人一样敬天、爱人、认真生活。

文本: 吴德玉 张杰

出镜:张杰

拍摄&剪辑:吴德玉 周晓凤 刘凌霄 实习生 侯俊宇


分享到:
附近300元两个小时-全国风楼阁约茶,200块约3小时

分享到:

400-123-4567
Copyright © 2012-2025 附近300元两个小时-全国风楼阁约茶,200块约3小时国际货运物流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粤ICP备45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