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水文中心获悉,当日7时,岷江干流彭山水文站水位423.25米,相应流量9570立方米/秒,达到编号标准,为岷江2025年第1号洪水。
目前,岷江彭山段水位仍处于上涨阶段。29日11时10分左右,彭山水文站出现洪峰水位423.48米,低于警戒水位0.12米(警戒水位423.60米),洪峰流量10200立方米/秒。
岷江2025年1号洪水过境彭山水文站。四川省水文中心供图
跟以往相比,岷江2025年第1号洪水来得似乎晚了一些。例如,岷江2024年第1号洪水于当年7月18日7时30分在岷江干流五通桥水文站形成,相应流量19000立方米/秒;岷江2024年第2号洪水则于当年7月24日8时在紫坪铺水库形成,入库流量4016立方米/秒。
不只是岷江,2024年,青衣江、涪江的第1号洪水均在7月中下旬形成。
“江河形成编号洪水跟降雨强度和水工程调度有关,一般来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降雨更为集中,因此形成编号洪水的可能性也大一些。”省水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全省有几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但较常年同期仍偏少,前期省内大江大河没有达到洪水编号的标准。
但最近几天,省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眉山、乐山、成都等地,而这些区域正好处于岷江流域,流域内的持续强降雨,最终导致岷江2025年第1号洪水的形成。
新闻多一点>>>
许多人在看到“1号洪水”时,都很好奇:洪水前面的数字是啥?为啥要给洪水编号?对此,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水文部门相关专家,并梳理出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1、什么是编号洪水?
编号洪水指水利部门对每年每次出现并达到编号规定标准的洪水进行编号。2019年4月,水利部发布最新修订的《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明确,全国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独流入海的主要江河水位(流量),达到防洪警戒水位(流量)2—5年一遇洪水量级,或影响当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时,达到洪水编号标准。
2、为什么给洪水编号?
《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指出,给洪水编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提高社会公众防洪意识。对于社会公众来说,给洪水进行编号可提醒大家,哪些江河目前正处于洪水过程中,以增强公众防范洪水风险意识。另外,对于防汛部门来说,出现编号洪水,意味着江河的关键站点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或其他特定值,堤防有发生险情的可能,需要加强巡堤查险,做好洪水防御相关工作。
3、如何给洪水编号?
洪水编号由“江河(湖泊)名称+发生洪水年份+洪水序号”三部分顺序组成。例如,2024年6月28日,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快速上涨,九江站水位6月28日14时涨至20.00米(警戒水位20.00米),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达到洪水编号标准,即编号为“长江2024年1号洪水”。
4、由谁给洪水编号?
各流域水文机构可依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对江河湖泊进行洪水编号,并报水利部信息中心备案。全国其他跨省主要江河由相关流域水文机构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机构参照《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制定洪水编号;非跨省江河洪水编号工作由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机构负责。
5、洪水编号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江河湖泊对应的洪水编号标准不同。《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对长江、黄河、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珠江流域、松辽流域及太湖等国内主要江河湖泊的洪水标号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以长江为例,当长江洪水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进行洪水编号:
(1)上游寸滩水文站流量或三峡水库入库流量达到50000立方米/秒;
(2)中游莲花塘水位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或汉口水文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3)下游九江水文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或大通水文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4)对于复式洪水,当洪水再次达到编号标准且时间间隔达到48小时,另行编号。